资讯 >
2020-05-23 15:37:10近日,丹麦服装品牌Rains与西班牙快时尚品牌ZARA为期四年的侵权纠纷终于告一段落,Rains终赢得诉讼,目前赔偿金额暂未确定。
2016年,Rains认为Zara侵犯了Rains的两个防水外套轮廓的外观设计:Parka Coat和Long Jacket,并向Zara反应试图通过双方商讨解决此事,但Zara母公司Inditex拒绝与律师见面。终,Rains向丹麦法院管理局提起诉讼,开始长达四年的维权之战。
赢得诉讼之后,Rains 现正在寻求禁令救济,希望无期限禁止Zara出售涉嫌侵权的夹克,以及金钱损失,赔偿金的数额将部分取决于Zara所涉大衣的销量。
Rains联合创始人丹尼尔·布里克斯·赫塞尔加尔(Daniel Brix Hesselgar)表示:“我们想证明,不能没有限制地窃取外观设计并侵犯权利作为其商业模式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时装界内外的许多人士一直在期待这场诉讼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身为快时尚的ZARA,身上背负的抄袭的言论不胜枚举。
早在2015年,意大利时尚集团OTB(Only The Brave)集团就因被侵权而起诉Zara,被诉抄袭的是该集团旗下品牌Diesel和Marni的牛仔裤和凉鞋两件单品。
尽管Zara方面坚称牛仔裤产品缺乏原创、凉鞋产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终法院于2018年宣布Zara侵权成立,要求立即召回侵权产品、停止销售,并为每件产品支付235美元的赔偿金。这一长达三年之久的维权案终于得以解决,这也是Zara在这类案件中败诉。
在起诉成功之前,曾有过20多位独立设计师po出了他们被抄袭的作品,控诉 ZARA 母公司 Inditex 集团的产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抄袭,终却是不了了之。
“拿来主义”屡教不改 Zara为何底气十足?
据悉,Zara每年可推出上万种新款式,每款新品相隔的时间极短,若要保持消费者对时髦新鲜感的追求,仅依靠原创设计根本难以做到,而通过“拿来主义”则能快的将流行趋势反馈至产品上。
为什么经常不问自取的Zara很少被品牌起诉,这主要归根于其目标定位人群与品牌的服务人群重合率较少,而从起诉到判决往往需要耗费几年时间,因此许多品牌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不过即使是被起诉,Zara也屡教不改。服装行业专家马岗告诉记者,Zara通过抄袭能够得到较大的投入产出比,就算被判定为侵权,Zara需要付出的赔偿金额也远低于因产品所得的利润。
马岗认为,服装行业抄袭事件频发,本质上是品牌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不够,忽视了产品研发的重要性。再加上服装产品单价较低,消费者往往不会在意服装设计有无侵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