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长高,是每位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如何能让宝宝长更好?哪些让孩子长高的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呢?
每年4-6月 孩子长高旺季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营养与生长发育”学组委员、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邢杰介绍说,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们来说,4-6月为长高旺季,因这3个月阳光充足,户外活动开始增多,维生素D可在体内得到转化,促进钙吸收。
若发现孩子在4-6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的长得慢。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早鲜奶晚酸奶 长个儿
再过1个多月就到了孩子们的长高旺季,家长应从现在开始为孩子调整饮食,每天都要保证谷类、乳类、肉类、蛋等食物的均衡摄入。”邢杰教授说,家长应保证孩子每天奶制品的摄入量,建议早餐喝一杯鲜奶,晚上喝一杯酸奶。酸奶的含钙量及吸收均高于鲜奶,晚上喝酸奶还有利于消化。
豆腐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非常适合孩子们吃,但在吃豆腐时,应避免与钙同食,否则易合成不易消化的物质。还有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虾米或喝骨头汤补钙,这都是误区。
虾米含钙量虽高,但不利于人体吸收,且铅含量高;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很少,而油脂却很高,即使加了醋,释放出来的钙也很有限。建议给孩子吃芝麻酱,不仅含钙量高,吸收也好。
跳跃悬垂运动 利于长高
“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很多,遗传是主要的,占70%,但后天因素,如饮食、睡眠、运动对身高的影响也很大。”邢杰教授介绍说,在门诊常可看到,父母都很高,但孩子却不怎么长个儿,这种情况与生活方式有关。
运动的孩子长得高,身体也好。因运动可提高生长激素的敏感性,加速其分泌。孩子们的运动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不同年龄的孩子运动强度也不一样,但跳跃、悬垂的运动项目更有利于孩子长高。
比如单杠悬垂、跳绳、摸高、游泳、打篮球等,都是利于长高的运动方式。至于运动的时间和强度,要因人而异,以动作轻,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因剧烈运动而损伤关节。
另外,合理睡眠对长高很重要。孩子在每晚9点前应上床睡觉,因晚上10点-12点、凌晨2点-4点,是人体生长激素分泌旺盛时段,错过了会影响长高。
4-6岁是孩子长高关键期
邢杰教授提醒说,孩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期。
个是4—6岁,这是孩子矮小诊断、治疗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可看出是否存在缺陷,排除孩子有无影响长高的先天性疾病,如垂体瘤、染色体异常、性早熟、遗传代谢病等。4岁女孩平均身高为1.14米,男孩为1.15米。
第二重要期是青春期前期,一般在8岁左右,即赶在性发育前,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生理年龄与生活年龄是否相符,身高是否达至标准,有无性早熟迹象。8岁女孩平均身高为1.29米,男孩为1.30米。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第二性特征出现,都是性早熟表现。
第三个重要期是青春期,这是孩子窜个儿的重要期。12岁女孩平均身高为1.56米,男孩为1.53米。家长应从孩子出生开始定期测量并记录身高和体重,若发现孩子比同龄、同性别的孩子要矮一截,或身高矮于标准身高,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
年龄越小,骨骺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潜力及空间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
另外,很多家长误认为孩子身高与微量元素密切相关,但事实上,微量元素和营养只能导致孩子偏矮,不会导致矮小的发生。建议家长定期为孩子做骨龄监测,这是诊断孩子是否矮小的步,可明确孩子是早长、晚长、性早熟,以及预测终身高。
爸爸妈妈要想抓住生长季,做到这些:
1、均衡足量的营养
春天孩子生长发育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进食量增加。这时期要让孩子的食物品种丰富多样,并且补充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骨头汤、鱼、虾、芝麻等,抓住一年中的长个子时间。
另外,孩子想要长高,重要的营养需求是蛋白质。每天要保证摄入200-300ml的鲜奶,而且每餐饭中肉、鱼、蛋至少有其一。可是大家想想我们周围,有几个孩子的一日三餐能够这样有保证呢?
很多老人带娃的家庭,都比较重视吃的饱,吃的胖,可很少去重视吃的好,他们大多注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很少去管孩子的饮食营养是否均衡。
2、足够多的运动
研究资料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可高出4cm左右。这是因为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从而促进身高发育。
很多妈妈怕冬天孩子出去冷,所以就整个冬天处于冬眠状态,这是不利于宝宝发育的。雾霾天比较多,大家可以在天气好的时候,带孩子去户外做些大运动。天气不好的时候,尽量在室内活动。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能让孩子长高,只有伸张运动、跳跃运动和游泳等此类运动能促进身高的发展,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傅园慧的大长腿;而举重、哑铃等负重运动,还会阻碍孩子身高的发育。此外,运动量以不疲劳为准,运动量偏大或过大,反而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影响身高。
3、充足的高质量睡眠
长个需要运动、营养,更需要睡眠。晚10点至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旺盛的时间,次高峰是在早晨7点钟左右。所以不要让孩子晚间睡的太晚。因为生长激素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人一般在睡着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
此外,开夜灯睡觉也是不利于生长激素分泌的。有些小孩儿睡的特别晚。比如之前有个妈妈曾咨询我说,每次宝宝都非常贪玩,困的不行了,才去睡觉。我跟她说,这么小的宝宝,睡眠时间是可以由大人来掌握的,不能说小孩子困的不行了再去睡觉,而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还有一个家长说他们家孩子睡的晚,因为根本不困,后来详细问过了才知道,他们家小孩儿午睡的时间特别晚,而且长,那这样的话,肯定晚上睡不着了啊。
一般孩子在3点之后还没午睡,那就没有午睡的必要了,有时实在太困,可以让孩子眯一下下。所以,午睡时间控制在12点-2点之前,妈妈们可以在宝宝睡觉的间歇唤醒宝宝,比如娃翻身或者动弹的时候,叫醒比较好。
夜间睡眠是深睡眠,反复翻腾一般睡眠质量不高,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孩子晚餐不要吃特别多,也不要临睡前喝很多水。因为吃太多,给肠胃造成了负担,胃不和则卧不安,而喝太多,则会不停地起来尿尿,也会影响到睡眠。
4、提高免疫力
孩子一生病肯定会影响身高和体重,特别是使用抗生素后,宝宝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发育都是会很缓慢的。那我们平时就要注意从饮食方面提高免疫力,多吃瓜果蔬菜,注重营养搭配,同时适当吃一些野菜和粗粮,如荠菜、香椿、玉米、麦片、南瓜等,有助于增加肠胃蠕动的粗纤维食物,消化系统好了,就会少生很多病。
总之,孩子的身高大体遗传自父母,但也有咱努力的空间,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