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为了让孩子能尽情地玩耍,就要给Ta选一双好鞋!然而很多妈妈在给孩子选鞋的时候充满疑惑,一双好鞋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穿鞋上又有什么注意事项?
对此,让我们来听一听专家的解释吧!
孩子会适合什么样的鞋?
适合小孩子的鞋一般具有几个功能:一,适脚性,给孩子选鞋一定要合脚;二,安全性,要能够给孩子的脚一些保护;三,环保性,选鞋的时候要闻一闻,是否有刺鼻的味道,或者设计上是否有会伤害脚的地方,因为孩子的皮肤是很稚嫩的。
孩子多大可以穿鞋?
有很多家长问这个问题。像袜子一样的那种宝宝鞋多大都可以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鞋,应该是在他能站的时候穿。当然,每个孩子的情况会有一些区别。
好的儿童鞋应具备哪些特征?
如果是会走路的孩子,比如说两岁以后的孩子,最基本的就是“三硬一弯折”:首先,鞋头要硬,可以保护脚趾;第二,鞋跟要硬,帮助支撑和稳定他的足踝,保护踝关节;第三,鞋底也要有一定硬度,因为小孩的腿部力量不大,需要借助地面的力量来完成动作;第四,鞋底要在前掌三分之一处能弯折,起到保护足弓的作用,比如卡丁的童鞋总体来说就很不错。
如果鞋不合脚,对孩子的脚会有哪些危害?
鞋不合脚会影响孩子脚部正常发育。如果是穿小鞋,会顶着脚,影响孩子脚趾发育。如果穿大鞋,脚在鞋里会不稳,孩子走路就会形成“内八”或者“外八”,“内八”、“外八”易引起X型腿、O型腿这类情况。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鞋的要求一样吗?
童鞋大致上可以划分为宝宝鞋、学步鞋、小童鞋(上幼儿园)、大童鞋(学龄儿童)几种:
1、宝宝鞋就是孩子不会走路的时候穿的,要求里外、面和底都很软,而且它要包裹性非常好。还有就是鞋底和鞋垫要相对来讲比较薄比较硬。
2、孩子在学步的时候,也不要垫很软的鞋垫,要用硬鞋垫。鞋垫前掌使用柔软的材料虽然让人感觉很舒服,但却阻碍了脚掌与地面的沟通,影响到足底神经与大脑的反馈、刺激及正常发育,也是导致现在儿童容易崴脚摔跤,对路面感觉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3、到了小童鞋这个阶段,孩子已经会走了,挑鞋子的标准又发生了变化,要注意保护孩子脚部的各个部位,鞋子鞋头、鞋跟、鞋帮部位要硬,鞋头前面三分之一处要软。
4、进入学龄期,选择大童鞋时,除了要遵循小童鞋的原则外,家长还要注意鞋子的减震功能。因为这一时期孩子跑、跳多,跟骨容易损伤,所以鞋底的减震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