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03-28 11:23:36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成长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的母婴机构都在提倡母乳喂养。但是不少妈妈会走路误区,今日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误区一:奶水很清淡是没营养
有些妈妈的奶水挤在杯子里,看起来像水一样,往往被误以为营养一定比不上浓厚的奶水,其实并非如此。外观看上去清淡的奶水营养并不一定比浓厚的奶水差,只是奶水成分确有不同。
产后1—2周内分泌的奶水确实外观淡淡的有些像水,但这种初乳里所含的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微量元素锌及免疫物质也都较以后分泌的成乳多。因此,看起来清淡的奶水实际上反而对新生儿是非常珍贵的,有利于增强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所以切勿把产后初几天的初乳挤掉。
误区二:哺乳期吃的越好,奶水越有营养;吃的不好,奶质量会很差
有研究发现,就某一位妈妈而言,母乳成分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无论她吃的好不好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另外在一些贫困地区,即便是自己已经营养不良,但是产出的奶水依然合格,可以满足宝宝成长需求。这其实是因为,母乳是从妈妈身体储藏里汲取营养,并不是从刚吃的食物中提取,孕期妈妈们吃胖就是为了将来产奶做准备。
误区三:乳房不胀了,乳汁不够了
妈妈刚生完宝宝时,她的产奶荷尔蒙会骤然增高,产奶量比宝宝的需求要多,所以乳房常常发涨,需要挤掉一些。但挤的时候不要挤光,可以留一点,这样妈妈的产奶量和宝宝的需求才会达到平衡;如果每次都挤光,那产奶就会一直供大于求,因为妈妈的乳房会“以为”宝宝需要这么多奶。
误区四:妈妈生病了就不能继续哺乳
如果妈妈只是患了感冒、肠胃炎等疾病,确实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即便是服药了,一般感冒药物对母乳影响不大,譬如头孢类的药物,很少出现在乳汁中。一般的肠道感染也不会影响母乳,不必断奶。
妈妈奶水少怎么办?
1、一定要坚持多喂
宝宝的吮吸是可以刺激奶水中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是促进奶水合成和分泌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一定要多喝水、多喝汤
奶水中的90%都是水分,因此,多喝水、多喝汤是有利于奶水的分泌和合成的。成人每天和水大概在1200毫升左右,对哺乳期的妈妈来说,每天还要多补充1000毫升左右,这1000毫升可以通过喝水、喝汤、喝粥等方式实现,但是切记,下奶汤一定要少油少盐,对妈妈们和宝宝们才更有益。
3、避免服药
哺乳期内,一定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
4、保持良好的情绪
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因此,需要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随时关注其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