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20-07-01 09:03:11每一个宝妈,都由衷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吃饭不让操心的主儿,胃口好,自己能吃,棒棒的BODY!为了孩子能吃得更营养全面些,喂养方面要么随着孩子随心所欲地吃,要么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各种补补补……可是啊,“懂吃会吃”可真是一门学问啊,吃得不合理,首先就是伤了脾胃,也会“吃”出一身病来!
孩子的各种问题,积食、消化不好、拉稀、便秘、腹胀腹痛、呕吐、睡眠不踏实、多汗、地图舌、湿疹、过敏、鼻炎、皮肤粗糙、贫血、咳嗽、感冒......,几乎都和脾胃有关。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写的《脾胃论》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在中医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如何保护脾胃啊?答案很简单,就是从小培养好好吃饭的习惯!如果少做下面五件事,真的可以少受罪,少跑很多次医院!
爱吃肉 不爱吃主食
“吃啥补啥,吃肉长肉”。这是很多老人的育儿观念,牛排、炸鸡、三文鱼、大虾......,每天变着方儿的做。殊不知,很多脾胃不好的孩子,一问平时的饮食情况,回答出奇得统一:只爱吃肉!
我们吃进嘴里的每一快牛排,每一块三文鱼,都是需要靠脾胃这两个部门,加班加点......消化......输送出去的。
当摄入量超过脾胃承受能力之外时,那些代谢不完的高脂肪、高蛋白质,就会慢慢堆积在体内形成湿气和痰。痰停在哪,病就在哪。停在肺里给你来个支气管哮喘,停在鼻子可能就是个过敏性鼻炎。所以自古有句老话,肉生痰,鱼生火,青菜豆腐保平安。还有句话,五谷为养!养人的是不是大鱼大肉,是稻谷米面主食!
拼命吃水果
不少孩子天天吃不少水果,可是也没有长得多好,反而面色都是微青色,或者鼻子、口腔的周围是青白色,大便也是经常不成形,黏黏的......
任何水果的特点是水分充足,而我们身体代谢水湿都是消耗脾胃阳气的,何况水果是生吃的,温度远低于热菜热汤,这就意味着要消耗更多脾胃阳气(火力)来把我们的水果腐熟,变成能吸收的营养。
脾胃弱的宝宝吃水果一定要适量,这样的孩子如果还是吃很多水果话,寒凉的水果进入腹中,身体还没有来得及吸收养分,寒凉水果会再次耗伤孩子的脾胃,脾胃虚寒气血生化不足了,孩子脸上气色能好到哪里去呢?时间久了,是会导致脾阳虚的 ,这样体质的很容易感冒生病的!
吃零食垫肚子
给孩子吃零食,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孩子正餐吃得好,可以吃零食,正餐吃得不好,零食要暂缓。如果正餐没吃好,吃点零食垫肚子,这样只会陷入“正餐吃得少→多吃点零食→零食吃太多占肚子→正餐吃得更少”的恶性循环。
另外零食较多是孩子喜欢的口感,又甜又香,吃了就爱不释手。过多甜食会使脾气濡滞,胃气薄弱,也就是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脾胃如果受伤了,孩子能好好吃饭吗?营养一旦吸收不好了,肯定容易生病!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是西医也非常认同的,可惜,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如果不催着孩子快点吃完,哪有时间学英文学钢琴学奥数呢?
而中医呢,早在唐代孙思邈就极其推崇细嚼慢咽了。我们也都知道,孙先生的腻害,他老人家不急不躁活到141岁。用事实告诉我们,慢有慢的厉害之处!
人长牙齿就是为了咀嚼的,如果把牙齿的任务都扔给胃来完成,这对胃也是一种负担。在清代著作《老老恒言》里有说到:入胃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说白了,牙齿是替胃打工的!
吃饭时责骂孩子
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孩子吃饭时,叨叨过他们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甚至,有些从吃早饭就开始叨叨了,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去批评孩子?
本来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一顿批评后,再美味的食物咽下去也如同嚼蜡了。与领导进餐是什么感受?那责骂孩子时,他吃饭就是什么感受!很多人吵架后吃不下饭的,大人工作压力大后都会得胃病,更何况孩子呢?
中医里称为肝木克脾土(脾胃),长期以往,孩子的胃口,胃气一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