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到了三岁四岁,说话依然吐字不清,很多家长开始着急,身边旁人也开始七嘴八舌:这是绊舌,越早剪越好。
绊舌究竟是什么
舌系带每个人都有,它位于舌头下方。当我们向上伸舌头的时候,就能看到舌下方绷紧的条索状组织。
绊舌即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口腔畸形,表现为舌系带与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丽点前移,使得舌前伸、上抬或左右摆动受限, 勉强前伸呈“W”形。
所谓的剪绊舌,即舌系带矫正术,这是一种用于治疗舌系带过短的手术。
给孩子剪绊舌的观念在老一辈中尤其流行,绝大多数都是被爷爷奶奶辈或邻舍亲戚们预先诊断为绊舌带来的。
就算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不适,家长们还是会非常顽固地认为这会影响孩子,就诊时直接要求医生给孩子剪绊舌。
常见误区一般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认为孩子舌头没有别人尖
事实上,人的舌头形态本身就有多种,与舌系带无关,有人天生就是尖舌头,有人却是圆舌头或者宽舌头。
宽舌头根本没有大碍,要说真有什么影响,可能只是成年后形成齿痕舌的概率大一些,也就是舌头的侧缘部位与牙齿贴合会留下齿痕,顶多算不大好看而已。
误区二:认为影响孩子发音
也就是所谓的大舌头,这个误区太常见。
所谓大舌头音,即气流本应从上下切牙齿缝间快速流出,但却从舌侧缘与颊部之间流通,并且通过嘴角区,多见于 [f]、[s]、[sh]。
每个辅音有特定的发展年龄,[z]、[c]、[s]、[zh]、[ch]、[sh] 形成时间大约在 4~5 岁,幼儿不能正常发出某些辅音而选择其他音节替代是正常的。
而舌系带短本身并不会影响舌头在固有口腔内的运动,只有在发 [er] 后卷舌音会有影响,其实与大舌头音之间并没有关联。
误区三:舌系带背了其他疾病的锅
事实上,临床中孩子发音不清的问题往往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食物精细质软,孩子的颌面骨骼、肌肉、牙齿缺少足够锻炼,颌骨发育不足、口唇部肌肉力量不均衡,牙齿排列不整齐,都会影响后天习得语音;
2.幼儿口腔不良习惯增多,影响颌面部发育,比如躺卧喂奶导致反合,用奶瓶喂养超过两岁,吮大拇指造成开合等。
什么样的情况才需要考虑做手术
主要有两种情况下建议切断过短的舌系带。
是婴儿刚出生时,在正常哺乳过程中,婴儿的上颌牙龈、颊部黏膜与舌一起和产妇乳晕形成紧密的吸附,通过舌尖的上下摆动在口腔内形成负压帮助乳汁顺利流入口腔。
舌系带过短的患儿由于舌活动的限制,常导致这一过程不能顺利完成,经过医生检查确认因舌系带短而造成的哺乳困难,建议考虑早期手术。
第二种情况是孩子在下颌乳牙刚刚萌出时,过短的舌系带与新萌乳牙反复摩擦造成的创伤性溃疡,建议考虑早期手术。
有些情况下,反复存在的创伤性溃疡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做了一次舌系带矫正术,等伤口愈合后就会惊喜地发现,舌系带已经恢复正常的长度。所以,真的不要着急给孩子做舌系带手术,毕竟大部分真的是让孩子白白受苦啊。
2018春夏,梵思诺皇家俱乐部全新定义新旅游时尚。将旅行艺术为内核的Versino Club,从未拒绝探索和创新,本次想要突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