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家庭中培育的孩子,似乎学习成绩都很不错,经常是班里的学霸。在同样的教育下,为什么成绩上好了一大截,难道是老师私下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
曾经在2015年时,《成都商报》对50位清华、北大的川籍录取生做过一项调查,调查中发现,50位学生中竟然有三分之一都是来自教师家庭。作为的教育工作者,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
首先,在教师工作者当中,很多老师都选择自己带孩子。三岁是性格养成关键点,六岁是智力发育关键期,把握好这两个时期的教育,其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孩子小时候帮助他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性,未来的家庭教育也能省心不少。
其次,老师的工作不仅只是“教书”,更有“育人”的责任,在工作中会接触大量不同个性的儿童,而且要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学习,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能从中总结到许多经验。久而久之,老师自己就会总结出一套的教育方法。
普通家长面对孩子学习不好,可能只会指责孩子没有好好学习,不够用心,但老师会更加关注孩子为什么学习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引导孩子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
虽然老师教出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色,但还有许多出色的学生出自普通的家庭中,给孩子塑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关心和多了解孩子,相信孩子的成绩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