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呵护宝宝骨骼发育 “学坐”比“学走”更重要!

资讯 > 童装

2017-01-09 11:12:17

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会坐代表一种能力,坐好却影响孩子一生。宝宝多半在4-8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从晃晃悠悠地被拉着坐,到依靠辅助支撑靠着坐,再到不依靠任何辅助能独立坐稳了。相比“走好”,“坐好”是宝宝骨骼良好发育的开始!关于宝宝学坐,你了解多少呢?

宝宝开始学坐啦!正确坐姿是什么样的?

1、盘腿坐

两腿向内弯曲,正在形成一个环状,敲可爱!

这也是一开始宝宝练习坐的时候鼓励的坐姿。

2、半盘腿坐

盘腿坐的延伸,一条腿伸直,一条腿向内弯曲。

3、长坐/V型坐

两脚自然伸直或成V型打开。

据说,这种坐姿是适合宝宝的身体发育的哦!

坐的时候,腿和屁股形成了一个底座,通常底座越宽,宝宝就坐得越稳。所以盘腿坐容易,长坐难。

不同的坐姿其实锻炼的肌肉群的侧重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非常值得鼓励宝宝经常轮换着坐,学会或习惯运用不同坐姿,均衡身体肌肉群发育。

宝宝学坐过早,会驼背吗?

一旦宝宝坐起来过,就再也不会满足于躺着了,就跟一旦被竖抱,就不会再喜欢横抱一样。

因为坐起来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于之前天天盯天花板的宝宝来说,眼前的世界简直气!场!全!开!啊!所以哪怕TA还没有坐的能力、即便是只能扶/靠着坐,宝宝也会不再满足于躺着。

但是,爸爸妈妈们不能为了满足宝宝,过早让TA学坐,这对脊柱的发育不利。婴儿的骨骼柔软,含钙量比成年人少,脊柱也还不具备成人特有的4个生理弯曲,几乎是直的。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过早坐立的宝宝整个脊椎是呈C型弯曲的,TA的肌肉缺乏相应支撑起来的力量。

有的宝宝甚至会往前栽,这不仅很危险,还容易给宝宝造成惊吓,对“坐”产生阴影。不过,四个月之后,妈妈们可以适当“抱坐”。其实也等于抬高宝宝的上半身,但是因为整个后背以及颈部、头部都能得到支撑,宝宝不会太累,还能满足“想坐”的欲望。

宝宝没有倚靠就会两边倒,这种情况适合学坐吗?

使宝宝通过依靠物体而坐立,其实没有什么积极作用,功效等同于拔苗助长。

宝宝不能自行坐立,欠缺的又不是臀部的力量,所以单纯的维持“坐”这个姿势,是练不出来的。宝宝坐不稳,真正的原因是腰背肌肉力量的欠缺。而锻炼腰背肌,的方式就是让宝宝多趴、多爬。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宝宝是如何学会坐的?

宝宝首先要学会自主翻身;然后随着全身肌肉的发展,会学会腹部爬行;后学会用四肢撑起身体;而在趴/爬的过程中,当宝宝感觉到累的时候,或是需要解放双手去拿玩具的时候,就会翻身坐下来。

所以 “坐”这个运动看似独立,但绝不是简单的帮TA摆好姿势、架好支撑物、在某个角落一蹲就完事儿、就能自动学会的。想要宝宝坐得好,首先在躺卧期就要鼓励宝宝多趴,以锻炼头部、颈部、肩部的肌肉,为今后直起上半身、转为坐姿打下基础。

宝宝不需要倚靠也能坐了,妈妈如何帮助TA坐的更稳?

宝宝能坐稳需要两点:一是支撑住上半身“坐住”,二是保持平衡“坐稳”。

前者靠的是肌肉,后者靠的就是平衡性。正如前个问题所述,在肌肉锻炼这件事上,只能依靠宝宝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你真的那么着急让宝宝坐稳,在平衡性这一点上,父母可以适当帮忙。

当宝宝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抬起上半身,而不需依靠其他物品靠坐的时候,就可以把TA放在沙发角,练习身体平衡。很快TA就能学会用两只手臂帮忙平衡上半身,呈三足鼎立的样子。

再练习平衡时,妈妈们可以拿一些鲜艳的小玩具,引导宝宝来够取;或是准备一个稳定性好的玩具架,让宝宝慢慢的学会把三足鼎立中的两只双手分离出来。在这之后可以增加难度,拿着玩具晃动让宝宝抓取,进一步让宝宝在运动中学会如何掌握平衡。

提示:坐稳的训练在开始阶段一般每次几分钟即可,到宝宝6个月时逐渐可以延长至15~20分钟。 即便宝宝已经能坐的很稳,在TA能够不需旁人帮忙自如的坐下、起来之前,也不宜坐得太久。

讲到这里,小鹤还要提醒爸爸妈妈们,大多数的宝宝会在6个月左右独坐,早至4个月晚至9个月,都属于正常范围哦!如果宝宝在该独坐的月龄做不到,就一定要鼓励宝宝多趴、多趴、多趴!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