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品牌童装折扣行业从来都只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

资讯 > 童装

2020-11-16 18:04:08

我在服装行业十多年来,自身生意经历几次危机,周遭的同行更是楼起楼塌无数,回想起来,只要勤勉,没有人是因为没生意而做不下去,大部分的滑铁卢都是理想和实际不匹配,自视甚高,以为可以掌握一切,冒进造成的。

我嘴大的跟头是在七年前,当时在广州做批发生意,几个全国当红的批发市场都有档口,收益也还凑合,但是由于是代理商,心里总贪念着自己的品牌,一时昏了头脑,拉了个小工厂,设计部,开板房,请设计师,带助理,版师,车板师傅一应俱全,每个月的固定开销差不多十几万。

当时档口有生意,一直用档口收的钱养设计部,想着等这边出产品来,回头能大幅提高利润率,以为很稳妥,可惜磨合时间过长,烧了一年半,占用了原批发的大量资金和精力,出来的东西也差强人意,几百万灰飞烟灭。

吃散伙饭的时候,我跟我的同事们说,如果你们有一天自己做,能赚钱的时候抓紧赚,不要贪,的事情交给的人去做。积少成多,才能避免我这样灰头土脸。

小姑娘中有争气的,上个月碰到一个现在在新中国开档口的,亲热的拉着我说,今年卖了七八十万件了,我说这今年还有三个月呢,加油加油,你自己做还是外发呀。她说,你都搞不定的事,我们谁敢呀,哈哈哈哈。真是个乖孩子。

我后来花了几年时间,一点一点的又爬回来的时候,我有一个供应商,给我的帮助特别大,她们出的产品非常时尚,又成系列,性价比还挺高,春夏水平非常的强,下半年基本不做货,属于放弃状态。我卖她家的货,每年上半年都能赚到钱。

我还一直说,这家老板好厉害,知道术业有专攻,我当年要是知道这个道理就好了,好景不长,前年,突然七月给我打电话,说秋冬的要不要先来看,我当然会去,结果产品出的很不错,款挺好看,但是主力是毛织和羽绒,我就知道,她们是去别的地方下单的。价格不会有优势。

开季了,果然价格高出市场平均价的30%,但是她们经营多年,手中客户多,正常换季第1批,还能出货,头单一下子被老顾客拿完,冲动的按春夏的预期补了大单。这时候其他家的款也逐渐上了,整个市场眼花缭乱,一批市场30%的差价是致命的。一年时间,八个档口收缩为三个,直到今天,还在清前年的那些货。

类似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我17,18连续两年有个风衣做的超级好的供应商,那个大姐有个三百人的工厂,靠女儿从韩国背版回来做,长的短的,简直漂亮极了,她自己的质量控制的也没话说,每年我都会上好多。

18年秋,风衣不景气,19年春她就直接放弃了风衣,改做连衣裙,成功转型,连衣裙卖爆了,爆到韩国东大门的订单,日本订单接不完,也许该有一个劫难,19年秋她突破新品类,上了棉袄......谁能想到这是个一次都没有降温的暖冬呢,一次踏错,我再也没有在档口看到老板娘,她家也再也没有熙熙攘攘的抢货的人。

这是上游的例子,到了下游比比皆是,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眼光刁毒,一盘货整的,换个吊牌直接可以进大商场。陈列培训无所不能,还是个工作狂。当时三年从一家小店扩展到十五家,他问我,我可不可以去批发了,我说,我这个败军之将,能有什么好建议,我真说稳扎稳打你也听不进去啊。

我的劝告果然无效,他不但去了,还去的很,他后来跟我说,我这十几家店就是我的客户啊,我做的产品养活自己总可以吧,你看,是不是跟七年前膨胀的我一脉相承?嘿嘿,没错,他不但去开了档口,还开了工厂加板房设计部,多惨就不说了,几百万的别墅是卖了的,现在龟缩在一个小店,当然了,他的能力,翻身是时间问题,只是太可惜啊。

我知道,跟我的朋友一样,哪怕我今天写一万个案例,大家不到撞南墙撞疼的那天,是不会记起来的。我说的都是惨痛案例,现实里,一家店开稳定了,开分店,分店也不错三店四店的扩张,到头来搞不定又缩回来的还少吗。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提示各位同行,现在真的经济下行明显,哪怕今年有一定的进步,那也不过是你努力工作的奖励,并不是膨胀的资本,在不是嘴好的时候,我们嘴好养精蓄锐,把手边的钱赚稳了再说,千万别冒进,落袋为安嘛。你说对不对?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