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孩子,也没有父母,但就怕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许多父母眼里,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他们总是拥有自家孩子所没有的优点:不玩网游,不看动漫,天天埋头学习,回回年级,考清华上北大,一路上过关斩将,如有神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大人们,总想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模板,依着的葫芦,画一个同样的瓢。直叫孩子忐忑不安,唯恐与“别人家的孩子”狭路相逢。
其实,东家望着西家好,谁家孩子不是宝?只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很多家长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道理。再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成人是否又无缺呢?是不是事事处处都可以超过别人,拿名呢?结果多半是否定的。那么,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为何反而希望孩子能做到呢?
在我们小时候,父辈拿我们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时,我们是不是特别反感?将心比心,为何还要用我们小时候讨厌的方式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当然,现在这个社会竞争压力很大。看到别人家的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得比自家孩子时,家长难免会陷入恐慌,失去方向。可是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稳住自己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孩子,采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 于是,小乐从四面八荒搜集以下几点方式,与妈妈们分享~
正确的称赞方式
很多家长习惯用“你棒”“你聪明”这样的话来表扬和鼓励孩子,但是这种泛泛而谈夸聪明的方式,对孩子起不到太多的积极作用。家长要做的是夸奖孩子孩子努力的过程,减弱自己和孩子对“”的追求。
纵向比较
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并非棒时,心里会失落、失望,由此引发很多问题,有些家长可能会更逼孩子努力争。其实,我们只要改变与其他孩子横向比较的习惯,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即将孩子的进步与之前的问题作比较。如果孩子今天写作业的表现比昨天好,那就奖励孩子一颗五角星。这样,孩子便能从中体会到进步的快乐与成就感,自然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帮孩子找原因
一个孩子有非常强的争胜念头,当他发现自己不如人时,会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这种现状,但是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不一定会找到自己差的原因。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了。父母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找原因,找方法,教他技巧,让他轻轻松松,事半功倍。
在此,小乐希望家长们莫要忘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都是举世无双的。教育,应该种出不同的瓜果,而不是把模具扣在孩子身上。
就像白岩松说的——如果成长永远是一个模式,顺理成章,洁白无瑕,那不是成长,那是不合格的文学创作。成长应该是真实立体的,也会让人有一些担心,但不出格,守住底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