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又聪明,在外人面前招人喜欢,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越来越笨。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经意的动作会产生无形的影响。
你知道吗?
一、关于吃饭
许多家庭都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平时上学的时候,孩子就随便在外面买一些吃的,没有任何营养。一到周末,全家人都是中午才起床,然后早饭午饭一起吃,孩子也跟着父母养成了不好好吃早饭的习惯。
但是,早饭是距离上一餐时间长的一顿饭。经过一晚上的时间,胃里的食物已经全部被消化,如果不及时吃早餐,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的症状。
长期下去,孩子一上午的思维活跃度都会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出现昏昏欲睡的症状。另外,不要让孩子吃的太饱。因为吃太饱,人的大脑就会反应迟钝,孩子的脑细胞会出现早衰,智力也会下降,从而越来越笨。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饱,但不能过饱。
二、关于睡眠
许多年轻家长都有熬夜的习惯。追剧、上网、看电视,孩子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然后养成熬夜的坏习惯。但是,孩子正处于成长发育期,长期熬夜,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出现一些不健康的症状。
更重要的是。由于孩子睡眠不足,白天的时候自然昏昏欲睡,脑细胞不活跃,影响智力发育。同时,不要让孩子一觉睡到大中午。睡觉时间过长,脑袋容易昏昏沉沉,不利于大脑发育。所以,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熬夜,不睡懒觉。
三、关于阅读
阅读是锻炼一个人思维的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处在一个思考状态,脑细胞也会活跃起来。我们做父母的总会要求孩子多看书,却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打游戏。
殊不知这种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如果父母不爱看书,那么孩子在这个氛围下,自然也不会爱上阅读。如果父母爱看书,那么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
爱阅读的孩子,脑细胞活跃;不爱阅读的孩子,长期不动脑,就会加速大脑衰退,慢慢变笨。
四、关于谦虚
不知道宝妈们会不会遇到这种场景:妈妈A:“这是你家孩子啊,看着就很机灵,学习成绩一定很好吧,是个好苗子!”妈妈B:“你过奖了,我们孩子有点笨,什么都没学好,没有你家孩子聪明。”
父母会在其他人面前表示谦虚,然后说自己孩子的“坏话”,虽然大人清楚这个意思。但是孩子太小,不能理解深层次的意思,只接收到:妈妈说我笨。如果长期接收到这种信息,那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很笨。慢慢的就变得消极了。所以,父母要注意在孩子面前的措辞,不要经常在他人面前贬低孩子。
五、关于早教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早教问题。只要宝宝出生,就开始规划这个兴趣班、那个兴趣班。但是一些家长在孩子早教的问题上容易出现问题。
大多数都太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从众。总是给孩子设立很高的目标。但孩子一次次都没有完成父母给的目标时,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没有斗志。
学堂妹有话说: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家长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正面。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为孩子变“聪明”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