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情人节七夕成了很多奢侈品牌看中的良好大促时机,毕竟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越来越高。但是不少奢侈品牌虽然猜对了这开头,却没做好提前预习的文化课,对中国传统文化把握的失准让很多人难以欣赏这些奢侈品新品。比如纪梵希推出的七夕炙爱限定款就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七夕之后中元节的种种节日气氛。难道纪梵希设计师对国内的七夕节有什么误解?
红色黑色和白色的搭配以及死神既视感的娃娃涂鸦都让人以为这是鬼节的主题,谁能知道这种另类的七夕礼物是用来送给爱人的?不过对此设计师和粉丝也有不同的见解,比如有些人认为这些风格出位的营销本身就是话题所在。七夕节日只是一个契机,它让更多文化元素和传统进行激烈的碰撞,输出的内容并不单纯遵循某种文化的传统桎梏,而是自成一派,拥有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这对于追求文化艺术品位的奢侈品来说也是难得的成品。
让国人轻易接受这种太过个性化的风格的确不容易。但是如果是配以中国传统的土味情话就很容易得到国人的认可。比如前两年巴黎世家就曾推出了系列限量版的七夕手袋,加入了特殊设计的真心情话,搭上老式的风景海报画风,让国人迅速情景带入产生情感共鸣,的确是更成功的作品。奢侈品牌设计师往往拥有更多对艺术理念的追求和坚持,但想要得到国人的认可,只凭借一些出位的设计已经难以满足国人日渐提高的审美需求。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必须要求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造诣,加入更多个人化的见解和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体验会更受国人的欢迎。随着众多国内奢侈品牌的成长壮大,一些外来奢侈品牌在文化认同上需要做更多的钻研和打磨才能设计出更受国人看好的产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用在这里更中国风的才更有味道,也会更受欢迎。而不假思索的出位和夸张智慧适得其反。
Marimekko春夏系列来袭,运用未来的视角,让艺术和现实生活交织,启发新的时尚灵感。成立于1951年的Marimekko品牌产...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在忙碌中我们,不知不觉地有悄然走过一年,告别了成绩斐然的2018,迎来了充满希望的2019。让我们一起,点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