粑粑麻麻心急如焚,有贴退热贴的、有吃退烧药的、有物理降温的,还有观察几天再送医院的……面对宝宝发烧,你采取的应对措施是真的对宝宝有用,还是无意间耽误了宝宝的病情?
一、宝宝发烧不能立即吃退烧药
发烧是症状而不是疾病,这是身体对于感染的一种防御反应,也是提示身体发生疾病的前兆。从某种意义上发烧不一定就是坏事,因为低烧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威胁,还能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使病菌变弱,有利于战胜炎症。
假如宝宝一发热家长就立即喂退烧药,将会减弱今后宝宝对抗疾病的能力,甚至掩盖真实的病情,延误治疗时间。所以,只要单纯体温不超过38.5度,不要急着吃药,应进行物理降温退热,注意多给宝宝补水,预防脱水现象。
如果宝宝出现哭闹不停、反应差、高烧不退或高热惊厥,同时合并频繁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不得耽误病情。
宝宝发烧,家长该如何正确降温?
首先,解开宝宝衣服,达到散热的目的。如果采用捂一捂出汗退热的错误方式,只会引发婴幼儿高热惊厥。其次,保持室内温度为21℃~24℃,需定时通风换气。
后,给宝宝洗温水浴或用温热的毛巾帮宝宝擦拭身体,重点擦浴颈脖、腋窝、腹股沟、手臂、小腿弯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加快皮肤散热。
二、发烧超过3天不可在家观察
吃过药后烧退了、物理降温烧退了,不一会儿体温便上升起来,就是这种反反复复的症状,让很多家长徘徊在去医院还是在家观察之间,进而耽误了病情。宝宝发烧观察是没错,但是观察也需有度。一般来说,超过3天症状无减轻,就应送往医院就诊,延误时间越长出现合并症的几率就越高!
再者,症状得不到良好的控制,体温也会随之增高。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一旦烧到39度以上,容易出现高热惊厥。其症状为:全身痉挛、抽搐、口吐白沫,甚至会引起窒息。宝宝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给予退热药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反复发烧,对症治疗才能有效降温
宝宝反复发烧说明免疫力差、未对症治疗或合并其他感染等原因。对于婴幼儿来说,吃药退不下来,建议给予抗感染或抗病毒等方式进行治疗,抽血化验一下免疫及微量元素的检查。
一般来说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以及支原体感染。宝宝生病一定要对症治疗查找原因,只有找到反复感染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宝爸宝妈需要学习关于发烧的知识
1、人为什么会发热?
人体下丘脑有个体温调节中枢,在这里会设定一个体温定位点,平时不生病的时候体温都设在37℃左右。当病菌(包括预防接种的疫苗在内)侵犯人体后,人体为了对抗病菌的侵袭,会动用一些防御机制。
比如具有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动用人体防御机制的启动信号中,发热是主要的一项。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上调控制体温的水平,导致发热。
2、小孩发烧为什么会手脚冰凉?
发炎反应导致下丘脑定位点上升,脑部所认定的正常体温会超过38度。如果当时体温并未达到设定的标准,小孩会觉得冷。
再加上小儿心脏力量较弱,每次心脏搏动到达手脚末端的血液少,平日就比较容易出现手脚偏凉于身体的现象。发热时,人体会动用更多的血液到体内重要脏器,导致手脚越发偏凉。
3、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的本质分别是什么?
物理降温是为了增加皮肤散热;药物降温是在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状况下,利于散热。
5、发热后有哪些症状应及时送医院?
如果宝宝发烧时伴有呼吸困难、严重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或者有好像因哪里疼痛而哭闹不止的情况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如果体温过高或出现抽风等症状时,要一边做物理降温,一边服用退烧药,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