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17-01-10 11:19:17自从有了孩子,宝爸妈们就乐于为宝宝自制或购买各种各样营养美味的辅食,期望宝宝健康成长。但是,对于稚嫩的宝宝来说,很多食物是暂时不能出现在他们的饮食里的,宝爸妈们有注意吗?这些宝宝辅食的“黑名单”,记得要避开哦!!
宝宝辅食的“黑名单”
1蛋清
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能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中,使婴儿机体对异体蛋白分子产生过敏反应,导致湿疹、荨麻疹等。
建议宝宝满一岁以后食用蛋清。
2含汞量较高的鱼类
有些鱼类尤其是海鱼,含有较高含量的汞,汞以甲基汞的形式积聚于鱼体内,甲基汞会影响婴幼儿的神经系统。
选择鱼肉作为辅食时,避免选择体型较大的或含汞量特别高的鱼类,如剑鱼、罗非鱼、鲶鱼,特别是吞拿鱼。
3矿泉水
喝水对宝宝来说需要很谨慎,泡奶粉用的水也有讲究,矿泉水、纯净水等对于婴儿来说都不适合。
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若长期饮用或泡奶粉,会增加宝宝胃肠、肾脏负担,影响奶粉中营养素的吸收。
纯净水是经过加工过滤的水,在净化的过程中伴随杂质也“牺牲”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可能导致宝宝营养摄入不足。
在宝宝界,白开水和奶粉更配哦!
4功能性饮料、刺激性饮料
功能性饮料中含有大量电解质,婴儿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尚不足以承受这样的量,容易造成婴儿肝、肾功能损害。
可乐、咖啡、浓茶等高糖分、刺激性的饮料,容易引起蛀牙,还会影响宝宝的味蕾发育,容易导致宝宝偏食挑食。
5调味品
宝宝满一周岁前,所有食物都不应该添加任何形式的调味品,不要用筷子尖沾成人吃的饭菜给宝宝尝。
婴儿对盐具有敏感性,过早添加盐,会增加宝宝今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会影响宝宝今后的饮食习惯,对宝宝尚不成熟的肾脏造成负担。
早期加糖会增加宝宝龋病风险,宝爸妈可以学会利用天然蔬菜、水果中的自然甜味,令宝宝爱上辅食。
味精过多会影响血液中锌的利用。
6蜂蜜
蜂蜜水过甜,会影响婴儿的口味,造成对奶或辅食的不接受。蜂蜜易被肉毒杆菌污染,引起中毒。使用蜂蜜为的是润肠,实际上是益生元的作用。如果真是便秘应该请医生寻找原因,确定正规治疗,而不是家庭经验方式。
安全起见,不建议给1周岁内的宝宝食用蜂蜜及蜂蜜水,1周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用蜂蜜止咳。
7坚果
1岁以下孩子不要吃花生、榛子等坚果,目的是为了预防过敏,避免呛入气管。3 岁之内可以接受研碎的坚果,这样既可获得坚果的营养,又不存在可能发生气管异物的风险。
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在孩子咀嚼坚果时,不要让孩子情绪波动,以免呛入气管发生危险。
8热带水果
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等多种活性物质,有些人食用后会出现皮肤瘙痒、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状。
猕猴桃等带毛的水果,易引起过敏。
9豆腐、果冻
1岁之内的孩子还没出磨牙,对食物性状要求比较高。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豆腐的营养没有特别之处,并不一定非要食用。
豆腐、果冻等看似非常软的食物,但韧性较大。若孩子吞咽不好,这些食物很可能如同胶布一样黏附于喉部,造成窒息。临床中也多次遇到过因喂食豆腐、果冻造成窒息的例子。
10酸奶
常规推荐1岁以上的婴幼儿才能接受酸奶。
原因是1岁以上的婴幼儿才能接受鲜奶。常规酸奶是以鲜奶为基础制作的酸奶,但如果家庭内能够以婴幼儿配方粉制作酸奶,1 岁以内的婴幼儿可以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使用婴幼儿配方粉制作酸奶,也只能作为辅食,适当使用,不能代替正常配方粉喂养。婴幼儿每天能够摄入的益生菌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摄入过多会导致腹泻。
宝宝辅食的营养关键点
1补充脑力
谁不想让自己的宝宝头脑棒棒、智商超群,而人类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就是婴幼儿时期。妈妈们如果想培养拥有“大脑”的宝宝,千万不要错过了辅食期这个黄金时期。
补充脑力阶段,要重点摄入DHA、B族维生素。DHA可以促进细胞发育,B族维生素可以增脑运作和神经系统活力并且提升专注力。
2补充体力
想要让宝宝拥有好体力,就要摄入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以基本面来说,想要增强体力就必须摄取足够的热量。而补充钙、铁和多吃新鲜蔬果泥是增强宝宝体力的关键。
3增强免疫力(抗过敏)
“抗过敏”这个主题一直伴随着每一个辅食期的妈妈。每个宝宝的过敏源都不尽相同,宝宝的食材摄取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可以做的,是从低敏食物开始,依次向高敏食物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