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品牌内衣网

暴躁的对待孩子——你就是孩子心中的魔鬼!

资讯 > 童装

2018-08-12 14:26:17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很多人都发现,孩子长大以后要么就是各种叛逆,要么就是与自己格外陌生,有时候想起来就感觉自己很多地方都做错了,看到孩子的状况感到后悔和自责。

而式的教育常常伴随着吼骂。确实,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真的很让人生气,很多父母往往就很难忍受。于是,孩子就在怒吼中度过了少年时代……在此,特别希望告诉那些即将成为父母的朋友们,将来的你千万不要轻易的对孩子怒吼!

其实,父母偶尔忍不住怒吼了一下,除了让孩子一时害怕或沮丧外,是不会一下子便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的。那些长期的、频繁的怒吼,才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心理创伤。

这好比一位小宝宝在某一天,当他把手伸向他的小熊玩具时,突然室外“轰隆隆”一声的响雷,宝宝被惊吓了,“哇”一声大哭起来。没多久,宝宝恢复了平静,就像没事儿地继续把手伸向了他的小熊玩具。几分钟前的惊吓没给小宝宝带来伤害。倘若宝宝每一次把手伸向玩具熊时,室外总想起的雷声,那么这个小宝宝一定会有心理阴影——对玩具熊产生恐惧。他可能从此不再玩玩具熊,甚至一看到玩具熊便要大哭。

这位小宝宝行为的背后,便是来自行为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简言之,父母多次数地或频繁地朝孩子怒吼,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倘若偶然地忍不住怒吼了一两次,爸妈们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

频繁地吼孩子,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当孩子经历父母长期的怒吼,会对父母的情绪和表情变得敏感,有些孩子听到父母稍微提高声调,甚至眉毛跳一跳都会紧张。

1、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成熟

我们知道,小朋友大脑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前额叶皮质的成熟。而父母总喜欢朝孩子怒吼,给孩子带来恐惧或难过情绪的同时,也会导致孩子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结果就是导致孩子情绪的不成熟,以及带来其他方面的不良影响。

比如他们会效仿爸妈怒吼和情绪冲动,还由于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孩子未来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幼稚,比如做事不想后果,自控力差,甚至专注力也不好。这些能力,跟小朋友未来的成长和成才关系。哈佛认知神经科学专家查尔斯.纳森也曾经提醒过父母,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小孩的大脑发展步伐。所以,总爱怒吼的父母们尤其要注意。

2、孩子未来心理不健康几率提高

出于伦理的考虑,心理学家们不会让父母大强度和频繁地怒吼孩子,以得到研究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他们是采用大规模的家庭“观察”,比如召集一些父母爱朝孩子怒吼的家庭,不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数年后再观察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从而得出“怒吼父母会养出什么小孩”之类的关联。

但有一位名叫阿维.森纳的医学家把这种研究搬到了实验室,不过他不是用人,而是用狼和小羊(怒吼父母和狼,孩子和小羊,大家可以补脑一下)。当狼饥饿时,会频繁地朝小羊怒扑或啼叫……一段时间后,小羊被“吓”死了,因为的恐惧感时刻冲击小羊的心灵,继而影响了小羊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小羊日渐虚弱,然后死去了。

在现实家庭中,孩子们不会因为父母的怒吼而死去,但会因为父母的长期怒吼而较容易生病是很常见的。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容易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恐惧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自尊感低下,除此之外,还有敏感、自卑、冷漠……用亲子关系心理专家的话来说,怒吼父母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几率提高不少。

父母不小心朝孩子怒吼后,如何补救和戒吼?

1、告诉孩子:你当时为什么发怒

有一次在餐厅,餐桌上一位小男孩一时兴奋,抓着筷子不停地在敲桌子、敲碗,“砰砰”、“当当”的声音妨碍了大人们谈话。小男孩的爸爸劝阻了好几次,小男孩没理会。“停下!”小男孩的爸爸低吼了一声,小男孩才停止了敲打。

“你刚才不停地敲,影响了爸爸和叔叔阿姨的交谈,你这样做很不礼貌;当爸爸劝你停下来时,你不仅没理会,还继续敲,爸爸很生气。你能不能理解爸爸?”

小男孩点头,还满脸歉意地亲了亲爸爸。

当不小心怒吼的爸妈,向孩子讲述自己发怒的理由和过程时,能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有助于自我改正;对大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大脑在下一次遇上相似的情景时帮助理智思考,而不是张嘴便吼。注意,父母在讲述时,尽量做到客观、不带抱怨。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
返回顶部